經過各門店的層層選拔,2014年大張公司業務技能比賽“切西瓜+水果拼盤”項目決賽在盛德美澗西店員工活動室舉辦。比賽共分為兩個部分,顧名思義,就是切西瓜和水果拼盤兩項。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相信有很多人會想:“不就是切個西瓜嗎?這誰都會切,還用得著比嗎?”不瞞大家,筆者當初就有這種想法。親身感受了之后,才發現真的是“術業有專攻”,原來看似簡單的一個工作,實際操作起來就很不簡單。
首先是切西瓜,第一個估重環節就直接考驗了選手平時的經驗水平。西瓜實際重量與估重的誤差大小、有無陰傷、切瓜耗時長短、切面是否露出瓜籽與黃筋、切瓜前后的衛生整理等等都有評判標準。這場比賽不僅考驗著選手的專業水平,更考驗著他們的心理素質,這不,“眾目睽睽”之下,這個選手緊張的都忘記整理桌面了;喏,那個越是有壓力就越是有動力,整個過程行云流水,真棒!
再就是水果拼盤,儀容儀表達標的情況下,水果切片或切塊的規格是否均勻、顏色搭配是否合理、封膜有無褶皺、定價是否準確、手法是否熟練等等都有固定的分值標準。決賽更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創意分,讓選手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筆者了解到,比賽之中的這些評分標準都是評委們在賽前結合實際情況一點一點制定出來的,隨著門店初選,一直到決賽,選手們的水平在提高,這些標準也在不斷地進行提升,最終標準越來越細致、要求也越來越高。
回想初選時,由于選手們在平時工作中缺乏標準,導致比賽時不是切的重量不均勻,就是切面太多瓜籽影響美觀;不是水果拼盤的定價過高或過低,就是顏色搭配太不合理。在明確的標準引導之下,選手們開始在臺下進行有意識的的訓練,毫無懸念地,大家在決賽中都有了很大進步,特別是切西瓜的技能水平有很大提升,比如宜陽店、伊川店切片西瓜真正做到了不露瓜籽,把“有籽西瓜”切成了“無籽西瓜”,發揮了較高水平;水果拼盤方面,孟津店、老集店都做了各種各樣的造型,且每種水果拼盤都取了名字,看得出大家都下了一番功夫,這也讓評委們感到很欣慰,即使孟津店的水果拼盤時間超了,為了鼓勵選手的創新意識,他們也非常耐心的讓比賽繼續完成。評委們的舉動充分的肯定了大家的技能水平與能力;而選手的積極進取也讓評委們領悟到,員工們只要用心去做,都能做的比較優秀,關鍵是領導團隊一定要做好引導和關注,及時的為大家制定標準,并不斷地提高標準。
最近公司一直在強調,用高效率、高標準來提升效能,用一系列的訓練來打造一支最具戰斗力與競爭力的隊伍,如何做?提示門店領導,一定要有意識地去研究、去設置標準,每項工作有什么流程、每個流程做到什么樣才算合格,都要拿出依據來,并要隨著員工的進步不斷地提升標準。領導們更要明白,建立的標準要能經受得住檢驗,檢驗的依據就是顧客滿意度,就是業績。
很多工作,并不是我們的員工做不好,而是沒有明確的標準,事實證明,標準之下,員工不僅能夠達標,而且還能夠錦上添花,激發自己的創新能力。這場比賽只是個開始,更重要的是讓這些選手們的優秀表現能夠真正的運用到工作中,不僅僅是切西瓜和水果拼盤,精肉分割、活魚宰殺、商品陳列、收銀、打稱等等各項技能比賽都將逐月展開,每個項目也都有各自的標準,公司各門店一定要利用這個契機為員工宣傳到位,引導員工把專業技能訓練好、培訓到位,在工作中達到標準、超越標準,通過對自己、對團隊一系列的訓練,最終增強團隊的戰斗力與整個公司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