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公司每周例會,對象:業務部、門店管理層;
7月22日,總部六樓的新員工培訓會上,對象:新入職員工和大學生儲備干部;
7月24日,公司總部晨會,對象:總部全體職員;
7月28日,公司每周例會,對象:業務部、門店管理層。
連續四次,張總在會議上都提到了標準和效率,提到了效能的提升對工作、對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他在國外考察看到了國外企業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之后,更加迫切地認識到,提高標準、提升效能對我們的重要性。
這段時間我在國外經歷了一些事情,感受很深,思考最多的是,國外的工作與咱們國內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科技含量都一樣,工資卻是咱們的好幾倍,休閑的時候也比咱們更盡興、更投入;相比之下,我們似乎總是在忙忙碌碌,甚至休息的時候也不能放松,還在想著工作,取得的成績卻不盡人意。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么,今天我就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高效能帶來高收益,高效能產生高價值
我在國外拜訪朋友時,正巧碰到他們想要安裝一個衛星設備,打電話給安裝公司,對方詳細了解了朋友家的需求以及安裝位置等情況,電話確認之后一個小時,安裝工人就到了。一個工人打開自帶的多功能伸縮梯,拿出事先整理的各種工具,上上下下、手腳不停,整個設備從電話確認到安裝,再到調試成功,只用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如果是在我們國家,會是什么情況呢?我想收看高爾夫頻道,需要安裝衛星設備,光打電話咨詢溝通,就花費三天時間;安裝時來了三個人,一看是裝到房頂上,又說要安裝網線才行;網線安裝之后,又因為設備的接口規格不對,工具沒準備好,又回去取設備......來來回回光安裝就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后續又因為信號不穩定,又要隔段時間叫人來維修。
同樣的工作,人家一個人一個半小時高質量完成,而我們三個人來來回回三四天才勉強完成。算起來,相當于在相同的時間內,一個人完成了至少十個人的勞動量,這就是效率。他創造了我們十個人的效益,毫無疑問,他的工資自然至少會是我們的十倍。
人家為啥效率這么高?就是因為事先有計劃,通過電話先了解清楚情況,來了就可以直接安裝,不需要再有其它的對接;另外,工人安裝的專業技能要過關,又在安裝時把各個環節安排緊湊,才能既好又快的把工作做好。
延伸到我們的工作中,就需要大家好好思考,哪些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完成。比如報貨,因為報貨量過大或過小導致積壓或者斷缺貨,就要與其它門店來來回回地溝通協調、裝貨卸貨,會造成多少人員的重復勞動?我們的效率又如何提高?一定要做好計劃,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包括季節、天氣、節假日、環比增長、促銷周期等等,再結合往期經驗,才能做到準確報貨,這就要求我們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專業技能強的,只要心里一算,綜合一考慮就能實現快速準確報貨;而業務技能差的,報貨偏差大,后續又要不斷調整,增加無效勞動。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像國外一樣高效,在同樣時間內,創造比現在高十倍的價值與效益,那么我們的收益自然也可以達到國外的水平,我們的休息時間還會增加。這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能一個人完成的工作,就不要兩個人;比如能一句話說完的事情,就不要說兩句。每個人都要訓練這樣的意識與能力,這樣做下去,未來我們就會更有價值,收益也會更大。
我們要學會讓自己的生命效能提升,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得到體現。
二、研究標準,制定標準,提高標準
如何做才能真正提升我們的效能?在國外到朋友家聚會,女主人做飯的事情,讓我感受頗深。女主人三十分鐘就將飯菜準備完畢,我看到她在做飯的時候,所需要的食材都是事先清理好、包裝好放在冰箱待用的,各種調料也都有固定的位置,便于取放;哪個環節該做什么,都有合理的安排;每個環節做到什么樣,菜煮多長時間、鹽放幾個量勺,都有固定的標準,這樣有準備、有流程、有標準,做飯自然很快,味道也好,對身體也健康。
回想咱們自己在家里做飯,光是擇菜、清洗就得耗費半個多小時,而且經常是臨時想起來放什么就放什么,放的多少也沒有固定的量,結果時間耗費的多,味道也不好,不出成績。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從準備到做的整個過程,標準一定要貫穿始終。對于我們來講,就要學會研究標準,制定標準。那么,標準是由誰來制定的呢?答案就是自己。標準意識貫穿人的一生,不僅是工作,在生活也是。每個人都要有承擔,有責任意識,這種承擔與責任就體現在一個人是否有標準。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并不缺乏制定標準的能力,缺乏的更多是執行標準的意識。這種意識匱乏的背后,透視著人總是以自我意志為中心的狹隘狀態,總是想著差不多就行,從而拉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和工作中整個團隊的標準。標準實際上是一種定力,一個內心有標準的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是一個自律性、自覺性非常強的人,他的生命一定是高效能的,也一定是最有價值的。
三、訓練團隊,踐行標準,專注投入
一個有標準的團隊,一定是人際關系簡單而美好,彼此之間發自內心的配合包容,我們大張要用半年的時間訓練團隊,打造訓練有素的高標準團隊。大家想想,在同行業中,我們的員工和其他公司員工一樣,工作效率一樣,工作技能一樣,人際關系一樣,我們憑啥比人家工資高?每個店要學會訓練自己的團隊,首先要選擇有愿望的人,愿意接受訓練,愿意通過各種方式提升自己的效能,愿意做一個有標準意識的人。我們要打造的團隊,一定是有擔當的團隊,大家擁有共同的信仰,有著正確的價值觀,一致摒棄不好的現象,同時敢于堅持正義和真理,敢于同不正之風作斗爭。整個團隊永遠在前面引領著更多的人往前走。
真正的團隊,是彼此為了共同的目標,大家共同努力,為了實現團隊的標準,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先讓自己達到標準,首先不能拖團隊的后腿;同時,在自己達到標準的同時,要發自內心的幫助其他人達到標準,當發現隊員技能達不到時,要努力幫助隊員提升業務技能,當隊員心態不好時,要溝通幫助隊員調整好心態等等。這樣的團隊中,大家相互遵守一定的規則,每個人都有著強烈的意愿,都全力以赴、懂得配合,不會扯皮找理由。每個人想的都是如何做好工作,如何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礎上幫助別人讓所有的人都能達到最好的狀態,以此讓團隊更加具備競爭力,大家想想,這樣的團隊該多么美好,每個人的生命該多幸福!
我們要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做事,對待生命的狀態應該是高度自覺,專注投入。在國外,我參觀旅游時,遇到一位95歲的老人,做了一輩子的手工藝品,滿滿七間屋子的工藝品,每一件都力臻完美。我能夠看到他發自內心的對自己所做事業的投入和熱愛,看看人家的狀態,咱們的心都去哪兒了?他在提示我們,每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大的責任,每個人要在一個團隊中、組織中、社會中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很多時候,我們缺的往往是這種最本真的追求,這種一輩子只追求一件事,精益求精的鉆研,用生命去達成的精神。一個人只要堅持做一件事情,不管周圍環境如何都始終如一,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我們要全面建立標準,提升標準,讓每個大張人成長為熱愛生命,全心投入,實現高效能的榜樣,相信只要我們堅持用這種文化一點一滴的打造,大張這個團隊一定能成為價值指數最高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