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年,其中發生的兩件大事改變著我,第一件是父親的去世,第二件是濟源盛德美的開業。父親的去世教會我感恩,及時報恩;在濟源店的工作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心中有人。
一、心懷感恩,及時報恩
以前,我總覺得父母還年輕。盡管父親已滿頭白發,盡管在2007年因高血壓住院,2012年因腦溢血做過手術,每天以藥相伴,但我想著父親畢竟每日還能走動,也能干些家務活,人也才剛過60歲。我能想到的最嚴重就是病情加重了,需要臥床照顧。我能做的就是讓父親吃好喝好,看病買藥。但死神卻是無情的,在我姑父的葬禮結束后,悲痛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在我面前,等不到到達相距不足300米的醫院,就去了!那么的快!快的等不及300米的距離,快的不給我一點努力的時間!我能做的就是在搶救室不斷的求醫生再努力救救我的父親,但逐漸冷去的父親已經告訴我,這一切都無可挽回了!
父親一輩子辛苦,一輩子要強,卻一輩子受窮,沒有踏實的享受一天的好日子。即使生病了,也總是操心家中的事,去年剛給弟弟蓋了房娶了媳婦,這剛操持完家中的大事,就去了。以前總覺得什么都來得及,也不會表達對家人的愛,平時不太肯打電話,認為家人不計較。父親的去世讓我懂得感恩,報恩要盡早,感恩會讓人生少留許多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理解和寬容會讓生活更和諧。
因父親去世,今年我家走親戚按習俗要在初五后,我休息時已是初八了,家中親戚弟弟已走過,往年的話我就不再去了,但今年我特別想去看看長輩們。坐車回洛陽已經中午,背著行李就直奔澗西小姑家,接著又去了大姑家,第二天冒雪又去看了外婆和幾個舅舅。往年在家一家人吃個飯就算過節了,今年過節時我就早早的安排好,帶著一家人到飯店吃了一頓大餐。
在家休息時,我盡可能的干所有的家務活,休息的最后一天,我帶母親又去做了個體檢。回到家,我看到第二天要穿的襯衣還在洗衣機里,領子袖口都沒有洗凈,心中便一股怨氣,但轉念一想妻子白天要上班回來還要照看調皮的兒子,也挺辛苦的。于是我自己便動起手來,妻子聽見水響,看見我洗衣服一副驚訝和歉意的表情。本來可能因為一件小事鬧得不愉快的假期,因為我的改變而圓滿結束。
二、心中有人,收獲成長
再就是在濟源店多半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更加明白了老板所講的什么叫心中有人。
先說員工的對待上,舉兩個例子。一是濟源店的新員工在洛陽實習時,安排住在了一所學校的宿舍里,可是員工抱怨沒有熱水用,經過同事王富余的了解是學校的熱水供應有時間限制,而員工有時候因上班會錯過打水的時間。我的意思是讓員工輪班打水,誰不上班誰負責打水。匯報給陳姐后,陳姐說:“濟源的員工到洛陽,本來就離家遠,不適應,應該照顧好,能滿足的盡量滿足。”然后讓我和富余去與學校交涉,看能不能隨時供應,供水需要的費用核算好給他們交。雖然最后沒有協調成,但陳姐又安排我們到關林采購了一批暖瓶、水杯,配備給員工。二是12月份的時候,生鮮處長要求果蔬科的排班由原來的2點對2點的兩班倒,全部改成三班倒。這樣就不存在換班吃飯的問題了,更易于賣場管理。結果員工不同意,反映到店長王銳鋒那里,店長把我們給教育了一頓:只從自己好管理出發做事情,不考慮員工的實際情況和感受,不提前溝通只會下命令是行不通的。生鮮上的員工大部分都是有家室的,有孩子、老人需照顧,如果兩班倒,一天有半天的時間可以幫襯著家里。三班倒,上班時間雖然少了,但休息時間也分散了,員工當然不情愿。最后經過與員工溝通,讓員工提高效率,確保換班吃飯前把貨補好,實在忙不過來管理人員就上去幫忙,事情總算解決了。
經過這兩件事讓我明白權利不是領導給的,更是自己掙的。你為下屬考慮了多少,下屬就會給你多大的權利。心中有員工,員工心中才會有你,工作落實才會更快。
今年大年初二晚上下班時,一個科長找我請假。經了解她是排到第二批休息。本來沒什么,但是今年家里幾個平時過年都聚不到一起的孩子都回了,就差她了,父母年紀也大了就想都回來團聚團聚。從大年30到現在,家里天天都打電話催,她實在為難才找我。我考慮到她科里人員穩定,她休息了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就和店里商量安排她回去和家人團聚。若是以前,我一定又是給她講一番影響不好、已經安排好不好調整的道理了。
初到濟源時,店周圍都可以停車,南面有一空地,也可停車,不過是土地,一下雨都是泥。店助海波與房東溝通讓用鏟車將土清走停車。店長來了,讓我們把場地打掃干凈,拉些水泥,安排所有管理人員一起把地面鋪成水泥地。鋪好以后,店長又讓劃上停車線、焊上護欄。現在能停400輛車。這樣既方便了顧客,也提升了消費檔次和客單價。這讓我明白做工作不要總想著怎么容易怎么做,而要想著怎么做能更好的為顧客提供方便,讓顧客滿意。做工作不是維持,是推進。做管理也不是靠命令,而是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
怎樣過好生活,怎樣做好工作,怎樣讓生命更美好,通過這一年的經歷讓我愈加清晰。
(濟源盛德美:趙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