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幾個要好的初中同學聚會,談笑聊天,回憶學生時代純真的生活。說著說著便說到了當下。初中同桌認真對我說:“建波,別在大張干了,過完年跟我干,給的絕對比大張多。”我一直含笑不語,搖搖頭,往事一暮暮在心頭上映。
進大張之前,我一直在深圳某線路板廠上班,整整干了3年,對待工作踏踏實實、盡職盡責,慢慢從員工到倉管員,最后到主管助理。
一次,供應商送的材料明顯不符合標準,對待收貨的倉管員態度蠻橫,語言粗魯。倉管員含淚問我:“助理,收不收?”看著員工因堅持正確的事而受到污辱,我心一橫說:“不收!”供應商輕蔑的一邊笑,一邊說:“好,好,不收啊!你等著!”果然,不一會主管電話打過來了,讓把貨收了。我堅持到底:“不符合標準的太多了,不能收。”員工從心里佩服我,感謝我為他出口氣,而我卻因此得罪了主管。不久“麻煩”就來了,主管停了我的工作,廠里不說不讓我干,但也不再給我發工資。與我有相同境遇的還有關系不錯的幾個同事。眼看工作也干不成,工資還不給結,給勞動部門反映說是給解決,卻一直拖著沒結果。沒有收入,但日常的開支卻少不了,我們實在耗不起,其中一位同事出主意:“要不,咱們跳樓嚇唬嚇唬他們。”
當我們站在樓頂的那一刻,廠里所有的領導都害怕了。保安隊長忙著組織人員拉網,廠長用顫抖的聲音乞求我們不要跳,答應給我們發工資。看著樓下的人東奔西跑,亂作一團。我心里苦笑著:“誰想跳樓,都是你們逼的。”遠處高樓聳立,街上車水馬龍,卻沒能給我留下任何美好的印象。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發誓不再到南方來。
回到洛陽,我在大張紗西店門口看到招聘啟事,便決定去試試。于是,在2011年7月份我成為了大張配送中心冷凍科的一員。由于沒有在零售業工作過,不知道冷凍科是干什么的,剛開始非常迷茫。上班第一天,跟著老員工了解商品,學發單子。一天下來,對工作基本了解就是與牛奶、營養快線打交道。接下來的幾天自己開始發單子,經常是這種牛奶發成那種牛奶,350ml營養快線發成500ml的,復驗員每天都要到科里叫好幾次。那段時間真的很煎熬,一聽到復驗員叫自己的名字,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再加上發錯貨名單要張貼在公告欄上,感覺很沒面子。再就是遇到店里做活動或是業務分貨時,一個店要十幾板牛奶是常有的事,每天拉著一板板幾百斤甚至上千斤的貨來來回回在貨位之間,弓著背彎著腰,吃力的走著,真像一頭老黃牛在耕地,一天下來,腰酸腿疼,連飯都不想吃,只想坐下來歇歇。于是就想以前的工作只是驗驗貨、填填單子多輕松。越比較,越覺得累,越覺得這個工作不是我所期望的,不能長久干。
心里有了動搖便踏實不下來了。我就經常向科長撒謊,說自己有事,以便可以早走。科長每次都憨厚的說:去吧,把事辦好。有時候,我甚至自己都很鄙視自己,倒希望科長把自己趕走,也算時一種解脫。直至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們的想法。那天晚上我分管的盒裝牛奶要分貨,科長要求把庫存和日期弄準確,而貨架上的貨特別亂,很難找。外面烏云密布,要下雨了。我向科長編了一個理由,打算逃過這一“劫”,又想早走。科長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長地說:“去吧,還有多少活我幫你干。”我剛走一會兒,果真下起了大雨,我為自己的“英明”決定而慶幸。第二天上班,無意中聽到門衛說:“昨晚一個科長很晚才走,冒著大雨,衣服都淋濕了,真不容易。”那一刻,我徹底感動了,不為別的,就為科長也要好好干,爭口氣。我找到科長,敞開心扉地談了一次,不得不承認那次談話對我影響很大,我發現工作還是有樂趣的。我開始試著用心工作,有兩次月底評星級員工竟然榜上有名。我試著和同事交流發貨經驗,談工作生活中的人文趣事,漸漸感覺到其實工作并不是原來以為的那樣枯燥、無聊。
雖然每天仍然很累,但心情卻很高興,覺得很充實。心境一寬看待公司的人和事不再用有色眼鏡,就會發現公司有很多地方與眾不同。
一次,科長在電話里跟人爭執,聲音很大,很激動。之后,我了解到科長是與業務在分貨上意見不合。想想我以前的經歷,我很替科長擔心,怕科長被算計。然而,科長卻不以為然,笑笑對我說:“只要是對的,只要是對公司發展有好處的,無論是誰,該爭就爭,不要怕。”我心里就想:還是別得意的太早,遲早會出事的。但,結果是什么也沒有發生,科長沒有被降職也沒有被調崗位。我感到:大張公司與其他地方還真不一樣,我的親身經歷就是最好的對比。
還有一次,我和同事吃完飯,已經很晚了,經過倉庫看見還有很多貨放在院子里。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拉貨,一個熟悉的身影也在其中。同事眼尖:那不是經理嗎?而在以前的公司,經理姿態傲慢,兩手永遠插在兜里,干活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很多次,天已經很晚了。科長們仍然在巡查貨是否都到庫里了,雨棚下的貨是否被雨淋到,門窗鎖好了沒有……而在深圳公司時主管們都是最早下班的,剩下干活的都是最基層的員工。
在大張,領導平易近人、盡職盡責、和藹可親……同事之間關系簡單,和諧相處、互幫互助……這就是大張的與眾不同,我慶幸進入大張公司。
搬到新倉庫后,我被安排在上架補貨科學開叉車,這是一門技術活,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挑戰。剛開始不會操作,科里的老叉車司機手把手教我,操作不對,他們就及時提醒我,讓我改正。2013年8月,領導讓我獨立操作單獨考核。我猶豫了,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正當迷茫時又是他們鼓勵我:“沒事,有困難我們幫你。”
一次,在下貨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兩箱方便面從五米多高掉下來,雖然包裝沒破,但是方便面卻已摔碎,我也沒做處理,繼續干活。第二天揀貨科的員工反映了此事。科長找我談話:“每天都上下幾百次貨,偶爾掉貨也正常。但是當掉貨出現殘次了,你要去處理,要匯報,要敢于擔當,不要總想著逃避。”是啊!科長一語言中,以前自己掉貨了,總想瞞住,其實是不敢于擔當的表現。這件事以后,我意識到,是自己的責任就必須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來。
年前,補貨任務多,自己的補貨標準降了許多,領導及時找我談話,讓我意識到,工作不光為了快,提高標準更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而降低了標準,卻給揀貨的同事帶來了麻煩,同樣影響整體速度,貨還是不能及時發到店里。自此,我跳出了自我的小格局,有了為大局著想的意識。
又是一年過去了,公司的門店開了好幾個,實力在壯大,管理更加標準和規范,員工的伙食、住宿條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工資漲了,加班卻比往年少了許多。我也在進入大張兩年半的時間里,一步步走向成熟,從自卑變得自信,從懦弱變得堅強,從遇事怨天尤人學會了內向思維,從逃避責任學會了敢于擔當……我深深感受到了老板所說的“大張不僅是在做生意,還是在做教育”這句話的意義。
(物流園:方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