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大家好,我叫周延博,2011年7月28號進入大張,是以店長、處長挑戰班學員的身份進入大張的,來大張之初,曾經幼稚地以為自己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就可以做店長了,到現在我來公司兩年半了,好不容易才走到關林店生鮮處長的位置上,也明白了當好一個店長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關林店兩年了,期間經歷過兩個店長,一是薛良珍,二是魏延偉,從這兩個店長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門店,店長是教練,是導師,他不僅給我們傳達公司理念,教我們管理、經營,還教我們怎么做人,從薛良珍身上我學到了什么叫敬業,什么叫管控力,什么叫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他十年磨一劍終成輝煌,他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辛勤耕耘,厚積薄發。從魏延偉身上我學到了追求完美的工作標準,以及堅決落實公司的要求和指令的作風;他頭腦靈活,做事計劃周詳,他敢于突破創新,不拘一格,他心中有人,處處為員工謀福利。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是怎樣從兩位店長身上學管理,感受大張精神的。
一、薛良珍·敬業
在我們眼里,薛良珍店長就好像是個鐵人,不知疲倦,他可以連續幾個月都不休息,每周一休息的時候跟平常上班一樣,一大早就來了,晚上下班總是最后走,下班前總是會再轉一遍賣場,看看有什么地方還有沒整到位,只有檢查過了,沒問題了才會安心下班。還記得有一次做店長的滿意度調查,電腦員事后跟我說:“她對店長的建議是店長要多休息休息”。記得2012年5月份店里施工調整賣場,每天晚上薛店長都要跟蹤到凌晨三四點,所有事情都做完他才走,第二天一點也不耽誤上班,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一周。最晚的時候甚至持續到了早上六點,他出去吃點早餐,繼續上班,毫無困意,那時的他就像一頭鐵牛,精力充沛、激情萬丈,好像沒有什么能阻止他上班。其實我們心里清楚:那時我們跟競爭對手的競爭正如火如荼,除了商品的競爭,更大的是團隊的競爭,比的是速度、比的是激情,比的是人心,任何時候不能有半點閃失,老薛作為一店之長,在用他的精神向競爭對手宣戰,用他的精神在召喚。有這樣的領導,我相信團隊也絕孬不到哪去,接下來不到半年時間,激烈的競爭就見分曉,關林大張穩穩的站住了腳跟,并明顯處于上風位置。而我從老薛身上見識了什么叫吃苦耐勞,什么叫大張精神。我相信:有老薛這樣的店長,實力再強的競爭對手來了,咱大張也不怕。
二、薛良珍的管控力
老薛上班有自己精細的工作流程,我剛開始做處長時,早上八點半左右,剛開業,他先領著我轉一遍賣場,轉著我挨著熊,轉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原來還有這么多問題存在呢,當我正著手整改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又問我,今天去市調沒,對手的價格你有幾個比他高的,為什么不調價?我無言以對,因為我還沒顧上去市調呢。上班期間他會不停的轉賣場,遇見有什么問題他都會馬上給科長打電話,要求馬上整改,在他下一遍轉賣場時他還會關注這個問題你到底整改了沒,沒整改的話繼續督促,所以一天接到他二十幾個電話都是正常的,很多時候電話鈴聲一響我心里就咯噔一下,估計又是他電話,估計科里又出啥事了,聽著鈴聲響起我就心慌,有事沒事老覺得自己的電話響了,趕緊拿出來看看。他這樣的工作方式也要求我一刻都不能松懈,要不停的巡視賣場,有問題一定要比他先發現,否則就等著挨批了。同時他也教會我如何理順自己的工作,以后我的工作流程就是這樣的:八點鐘開業先帶著科長們轉一遍賣場,有問題及時要求科長整改,等到他帶我轉賣場時就沒那么多問題了,也少挨批了,等轉完賣場了我馬上去市調,這時候都可能在市調的路上遇見他,市調后第一時間反饋對手的價格信息,要求科長馬上做出反應,調價并跟業務聯系。這樣調整后工作也進步了,也少挨批了。
老薛是個嚴厲的教練,他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我們,半點閃失就跟不上他的節奏,起初都是他逼著我們向前,一段時間后當我們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后發現工作順暢不少,想想還真得感謝他。
過了年公司實行推磨政策,店長崗位互換,薛良珍走了,平常跟著他總是挨批,和他一起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和他一起除了有距離感還是距離感,但現在他要走了,我還真有點舍不得,捫心自問,熊雖然沒少挨,可也長成色了,進步了。我發短信表達了這一想法,他的回復是:在哪都是大張人,僅僅一句話我就明白了。
三、魏延偉·堅決落實老板的要求
老板在員工大會上講:我們要建立美麗大張,和諧大張,幸福大張。魏延偉來了,他是帶著我們落實老板要求的人,第一個月什么也不做,就是觀察,每個人每個角落全部看一遍,第二個月開始定制度抓基礎工作,提升標準,還設定罰款項目,有了罰款,就有被罰款的人,我和果蔬科長是首先感受這一制度的,就一個感覺,真接受不了啊,有時候一天買殘次要買六七十塊,再加上罰款,最多的一天一百多塊錢,壓力太大,心里承受不了,只有把壓力往員工身上分,各區域實行問責制,誰負責的區域被罰款了,員工要分攤,有一次管蘋果梨員工只承擔了十來塊錢就受不了了,去投訴,說管的區域太大,貨都上不及,殘次顧不上挑撿,說因為罰款上班提心吊膽的。這制度似乎執行不下去了,都受不了了,可制度不會因某個人而改變,就好像歷史的車輪只有前行,只有進步才會不被歷史淘汰。想清楚了這些,就只有改變自己了,先給員工做思想工作,告訴員工殘次挑撿的必要性,告訴他們領導承擔的更多,未來只有一條出路: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標準不被罰款。員工心里接受了,殘次就控制住了,我們的罰款降為每天幾塊錢,更重要的是業務來轉店,公司總部領導來視察都反應,果蔬科的標準明顯提高,當時最高的評價說公司最高的標準是伊川店,之后是盛德美,我們趕上盛德美的標準了。當時我松了一口氣,感覺這一切都值!慢慢的在制度的約束下,排面上商品的質量好了,賣場的衛生干凈了,果蔬科的框子不再亂堆亂放了,排面下的庫存也擺的整齊了,回望過去,督導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而那時我思想上因扭不過這個彎,帶頭跟督導發生沖突,給他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很是不應該。最后我們的罰款也基本上都返還給我們了,他總是給我們講有情的領導,無情的管理,絕情的制度,靈活的運用這三者的關系,既能推行工作的進展,更能變阻力為助力。
四、魏延偉·.處處為員工謀福利
八月份全年銷售最淡的一個季節,公司組織銷售業績大比拼,第一名獎勵10萬元,他立刻組織我們開會,分工,之后又在想要組織什么活動帶動全店銷售呢?經過領導班子的討論,最后決定以超低價換購的方式吸引顧客,拉動消費。店內自主組織活動要承擔風險的,比如此次預計投入多少的費用,能帶來多少的效益,換購的商品是否能吸引顧客,滿多少錢才能參與換購,面對這些風險他沒有退縮,而是做周詳的計劃,先從電腦上拉數據,看店內客單價是多少,預計要提高多少客單價,其次是定換購的商品,這些單品必須是顧客家居必備的,還要有價格吸引,經過充分的準備我們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換購的現場很火爆,店長帶著政委,后勤經理,在現場維持秩序,服裝超市輪流派人組織換購,有時候到了中午下班時間,可換購的人依然很多,我們的員工就自發的延遲下班時間,等到人流高峰過去了再去吃飯。在這其間業務也給與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給我們組織家電活動,給我們調特價,聯系貨源,在多個部門密切配合下我們拿到了驕人的成績,家電科排名全公司增長第一,我們全店增長第二,那可是十萬塊的獎金啊!真是讓人心動啊,在我們心動的同時,店長心里還愁著呢,他在愁這些錢該咋花,要花到每個人都滿意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啊!最后議定這些錢先請所有員工吃一頓大餐,每個員工發一個保溫杯紀念,上面還印著:“大格局,高境界,有胸懷,真高貴,有尊嚴,活自己”這樣的大張理念,還用這些錢建立了活動室,買了沙發,買了點歌機,買了很多有意義的書。他說很多員工吃了飯后沒地方休息,都坐在街邊挺冷的,有了這個活動室,員工既有地方休息了,還能看看書,長長見識。科長們還可以組織員工唱唱歌,豐富一下業余生活。我們當時還說這是公司給他的獎勵,不能這么花,基本上沒剩啥了。他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要精神獎勵就夠了。他的作為只能用一句話形容,他越來越讓我佩服了。有的員工早上睡懶覺,不吃早餐,他還組織店里做早餐,一個雞蛋,一個包子,一杯粥,兩塊錢,連本錢都不夠,店里每月還要貼進一部分,但他覺得為了大家的健康這錢花的值!他是個把員工裝在心里的店長!
這兩位店長一個嚴肅,一個活潑,性格差異很大,但他們身上帶有的大張性格、大張精神是一樣的,他們恪盡職守,言傳身教;他們嚴于律己,敢于育人;他們嚴格要求下屬,又勇于為大家承擔。
此時回想剛進入挑戰班時老板給我們的培訓,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很多東西,老板說要心中有人,修菩薩道,幻化為各種角色去幫助別人,去度眾生,從兩位店長身上我似乎感受到了很多東西。
一路走來,感動和感化無處不在:我們剛進大張時,公司考慮到很多成員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手里沒錢,畢業了也不好向家里再伸手要錢,來大張工作第一個月,公司就按周發工資給我們,這個細節足以彰顯企業胸懷。之后下到門店了,老板和丫丫姐經常和我們保持著聯系,發現我們有人心想不通了,工作上沒方向了,都會在第一時間給予關注和引導,丫丫姐還經常提示我們組內成員自己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人事部的成員也經常到店里看我們,給我們引導,我每次到人事部都感覺很親切,感覺這里有自己的感情寄托,像另外一個家一樣。
美好的東西是需要傳承的,現在我比剛來時更堅定的想做一個店長,這是雄心,不是野心,我深深明白,店長不僅僅是一個光鮮的職務,不是展示虛榮,不是揮灑權威,店長應該是一個傳道士,他要把公司美好的東西一點點傳下去,堅實的傳進員工心里。
我知道我離店長還有很大距離,但是我堅信有了覺悟,離達成,就不遠了,我期待著當店長,多做工作,多奉獻,做理念的傳承者。
(關林店:周延博)